华体会官网 huatihuiguanwang 分类>>
从“ChinaTravel”到“空箱赴华”:开放新名片背后的政策、服务与文化三重奏
政策的“温度”决定开放的“广度”,也为“空箱赴华”筑牢基础。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,今年国庆中秋假期,适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达53.5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46.8%;1月至8月免签入境外国人更达1589万人次,占入境总量的62.1%,同比提升52.1%。这组数据背后,是过境免签时间从72小时、144小时放宽至240小时的制度跨越。截至今年8月底,全国离境退税商店超1万家,前8个月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8%,“即买即退”的贴心服务,更让“带空箱子”从网友打趣变为现实。面向未来,要进一步拓展免签国家覆盖范围,推动区域性离境退税网络向中小城市延伸,让更多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游客轻装来华,在“消费自由”中感受中国制度的开放活力,让政策优势持续转化为中外交流的动能。
服务升级:从“基础设施”到“场景融合”的体验革命。移动支付曾是外国游客的“拦路虎”,如今却成为“中国购”的“加速器”。北京推出集支付、通信、交通于一体的“畅游通”“幂方卡”,新增“五大卡”拍卡过闸功能;从机场到网约车的无缝衔接,从大城市到特色小城的“旅行清单”扩容,中国正用基础设施的“硬实力”与场景服务的“软能力”,重构国际游客的消费体验。数据印证这一变化:今年前8个月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激增248%,这不仅是数字的飙升,更是服务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再到“想用”的质变。智慧化时代,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在县域市场、非遗街区的覆盖,开发多语言“文化消费指南”APP,将景德镇制瓷、皮影雕刻等文化体验与购物场景深度绑定,就一定能让服务不仅便利生活,更能成为链接中外文化的纽带,让“中国购”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感。
文明互鉴:从“商品交易”到“民心相通”的价值升华。“空箱赴华”的意义,早已超越简单的商品交易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.9万家,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2.4亿美元,继续保持发展中经济体最大引资国地位“中国购”已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。从故宫文创到国潮服饰,从老字号美食到新能源产品,外国游客带走的不仅是商品,更是“中国制造”的品质信仰与“中国创造”的文化符号,让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理念在市井烟火中落地生根。文明对话需要更多“感性链接”。未来要重点打造“文化消费IP”,让购物商场成为非遗展示窗口,让旅游线路融入传统技艺体验,推动“中国购”从物质消费升华为精神共鸣。当外国游客在购买商品的同时,能亲手制作一把苏扇、绘制一件青花瓷,这种深度互动必将成为民心相通的“催化剂”,让中外理解在文化碰撞中不断加深。
从“看见中国”到“带走中国”,从“入境旅游”到“深度消费”,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开放篇章。空箱被中国制造填满的背后,是政策、服务与文化的三重合力;外国游客用移动支付融入市井的场景,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生动写照。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,当“空箱赴华”成为常态,当文明对话融入三餐四季,世界必将更清晰地看见一个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而中外民众的携手同行,也终将汇聚成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磅礴力量。